修行的大喜悦【第三講】13

維摩詰的居士文化
在目前的世界佛教文化中,愈來愈強調居士修行,甚至有不少知識份子已提出,未來的佛教,將以居士修行為主導。

在佛經的記載中,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一位維摩詰居士,他以在家之身,修行達至成佛的境界,而且智慧無敵,媲美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佛祖對他非常敬重,在佛教歷史中,以居士身修持,而獲最高榮耀和評價者,正是維摩詰居士。
我對維摩詰亦非常尊重,我經常被人稱做李居士,亦以居士身修持佛法。
維摩詰經是一篇十分優美的佛教經文,將居士修行應有的情操寫了出來,可說是代表了每個居士對修行應有的態度。
文中亦說出一道理,無論你是真正的和尚還是在家居士,只要發心修持,一樣可以開悟,獲得佛菩薩的名位。
事實上,在目前的世界佛教文化中,愈來愈強調居士修行,甚至有不少知識份子已提出,未來的佛教,將以居士修行為主導,為甚麼呢?
理由很簡單,真正出錢推動佛教的,是居士!僧侶由於不能擁有私人財產,必須通過居士籌集資金。過去中國佛教的做法,有錢人捐獻後,自己不修行,由出家的和尚唸經迴向給他們。
但港密不認同此種做法!
修行要靠自己,不能依靠別人迴向!
港密奮鬥的目標,無論你來自那一階層,無論有錢或沒錢,均要通過修行提昇自己的精神世界,修行的果報須由自己去累積,這才是未來佛教發展的大方向。
因此居士文化是未來的佛教潮流,港密將推動居士文化復興與廣佈,佛陀在世的時候,維摩詰很成功,很有地位,此文化將由港密居士更進一步發揚。
維摩詰經所說的,人最重要是內心,外表並不重要,等如你沒有時間回佛院,但只要心在修行,回佛院只是一種形式。心不在,肉身的裝飾沒有意義。
佛祖跟維摩詰,一個是穿了俗世的衣服做著佛陀之事,佛祖已經成佛,但他一樣要處理凡夫之事,包括要管理整個僧侶集團,調協弟子之間的矛盾,據歷史記載,佛祖也曾面對大量弟子離開的遭遇,可見佛陀也有他的煩惱和自內證。
為甚麼維摩詰以居士之身,能夠成佛呢?
原來他宿世以來均是佛菩薩,只不過這一世投胎做了居士,雖是居士,但智慧修持一如佛菩薩,無論身處任何地方,皆不受那地方的人影響使他墮落,甚至倒過來,不論何時何地皆顯現示佛菩薩的開悟與智慧,感染他人亦不會墮落而產生無明煩惱。佛經記述了他,進一步說明,修行在心,不在其身份及名位。
因此大家明白,不論你是佛祖還是居士,一樣有煩惱,一樣會生病,所有的密宗上師,包括佛祖釋迦牟尼,同樣要經歷人生問題,只是他們懂得如何去轉化。
維摩詰經告訴我們,成佛的路有很多種,最重要是到達彼岸,坐在怎樣包裝的船上,並不重要。
世俗人的眼光,往往錯誤地以為住在高山上,住在寺廟中的才是真正佛教徒,其實佛祖早於二千五百年前已通過維摩詰經說出,居士一樣可以成佛呀!其修持的成就及所獲的尊重,與出家僧侶平等無異。俗世人看宗教也十分勢利眼,正信不一定在寺廟之中,也不一定光頭便是正信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