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法之特色與研修之方向9

《法義略銓》
    「深秘之言,非面不宣」的意思,是深奧的東西是不會用文字記錄下來。深奧的東西只作面傳,更深奧的東西不作面傳,只作心傳,再更深奧的東西便不作心傳,只能自己意會。
    這亦即是淺白的東西,用文字寫成書去說明。深奧的事物,非面不傳,不見面不會告知;更深奧的事物,只作心傳;再更深奧的事物,只能自己領悟和會心,用自已的人生經歷和學識思維去演繹屬於自己的真言密法。
    因此來到這一代,如果大家精進,大家便能夠將我的密法變成風光明媚。這種風光,就是每人通過不同的演繹,發展成一個百花齊放的真言密法。真言密法並非只是一種存在於深山中的真言密法,而是活在眾生之中,在不同職業、經歷、自內証之中顯現個人特色的真言密法。我已發揮和發展了一個術數師的真言密法。大家亦同樣須要顯現自己風格的真言密法,這樣才能使真言密法「當相即道,即事而真。」
    「當相即道」,就是明白密法意念後,無論任何形態或形相都可以通過行者的大智大慧去演繹真言密法的宇宙觀,所以當相即道就是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法器,成為智慧。我在日本禮佛團中將這種意念表現無遺。所以一草一木,一風一雨,都能解釋到很多智慧。這並非我從書本學來,亦沒有上師傳授,這是因為一個開悟的人能夠擁有這種獨特的氣質。這便稱為當相即道,是真言宗的特色。
    「即事而真」,是指任何一種遭遇和經歷,都可以變成法本中的其中一項。即事而真,就是每一件事物都是那麼真實,都能成為修行的法本。這包括生病、失戀、離婚、嚴重如自殺但失敗,輕微如一聲咳嗽,掉了一隻牙齒,都是大家法本中的其中一項,因為即事而真。
    當大家將要離開這一世的時候,我問大家曾否修行。大家回答說有。大家沒有修行四度加行,亦沒有修二部大法,但原來日常每天的經歷便是大家的法本。對一個母親而言,她的法本便是照顧孩子,這個法本就是她的專長。
    因此人生的經歷便是法本,不過這個經歷要加進密法的大頓悟才能成為法本。不加入大頓悟,只是照顧小孩子,這只是一個家庭主婦的法本。但如果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夾雜有密法的思維,便能成為「金剛主婦」,金剛即是阿闍黎,所以主婦一樣能夠活現真言密法,任何人都可以活現真言密法。
    未修行的人問我:「我不懂唸經,如何修行?」於是我對他當頭棒喝。那人心想我一定是懲罰他不懂得唸經。但我告訴他,修行根本無須唸經。修行是修智慧,是講求會心,唸經是為了使我們會心,如果已經會心,又何須唸經!我棒喝他的原因,是因為他不會心,並非因為他不懂唸經。
    所有經文都是一條橋樑,使大家能夠過河。只要能夠到達對岸,不用橋過河不是罪過。如果不用橋便能跳到對岸,便無需再搭橋。
    禪宗的六祖惠能本只是在佛寺掃地的小僧人,但結果他成為一代宗師。他的師父不將衣砵傳給弟子神秀 ( 神秀後來成為北方禪宗的一代宗師 ),卻將衣砵傳給藉藉無名的廣東人惠能,就是因為惠能懂得會心。
    惠能得到衣砵後乘夜逃離寺院,他的師父送他到江邊,本想陪他渡江。但惠能回答說師父已經渡了他一次,無須再渡第二次。由此足證惠能的開悟。雖然惠能的出身低微,但結果他成為將禪宗發揚光大的一代傳人。
    因此即使不懂唸經,亦不應該妄自誹薄,只要能夠會心,能夠集中精神聽經修行,一樣可以成佛。所以在座有學識的人不要驕傲,驕傲最容易令人失敗。修行一定要虛心,不根據學識而是講求智慧。六祖惠能可以成佛是因為他能夠會心。
    因此真言密法是「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深秘之言,非面不宣」。
非面不宣的原因,是由於密法是大智大慧,所以即使將心裏的秘密宣示出來,別人亦無法理解,因此是不會說出來的。
    雖然大智大慧是不能宣之於口,但一定要給予大家築橋的機會,去到達彼岸。
    以上就是真言宗的十大特色,大家將它好好記錄下來,便能夠明白真言密法的真義,日後能夠心安理得地去修行,不怕別人誹謗佛法。大家已經持有這十大真義,對密法有清晰的理念,不會再被任何不實的流言污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