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大喜悦【第一講】11

進入瑜伽的感觀世界
東密的傳承,沒要求做任何特定的姿勢或動作去調息呼吸,甚麼時候吸氣,甚麼時候呼氣,都是自由的,沒所謂向外時吸,向內時呼,或向上時吸,向下時呼,這些全部不需要。

瑜伽第四支是「調息」。
真言密法的厲害,通過咒音,已自然帶引你進入調息的境界,當你唸咒,其實是訓練你的調息方法,調息不正確,那篇經不能唸得好。你能夠唸咒,已證明你的呼吸的方法能夠融入咒音之中。 
因此唱誦咒音是練習呼吸的最好方法,我曾將如意輪觀音大咒及佛母咒灌錄在唱片中,這些佛音令很多弟子產生轉化,轉化甚麼呢?樣貌更漂亮,氣質氣息更好,這是通過調息產生不可思議的威力。
瑜伽八支中,第五支是「制感」,制感調整我們的感觀世界。
感觀世界是指我們眼睛所見,鼻子所聞,耳朵所聽,即大腦意識層的部份,很多修行人來到這部份便無法繼續下去,不能控制自己本性的傲氣、貪嗔痴、情慾,經常被凡夫的煩惱控制,忘記自己的神性,忘記自己的宗教使命,令自己原本可調息成修行人,走回頭路變成凡夫,只懂得計較、貪心、愛恨和妒忌,而不知道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制感是要大家不再做凡夫,要即身成佛,不做凡夫所做之事。此為瑜伽五種境界。
瑜伽第六支叫「依持」。
依著一個規則,然後將規則保持,依持是指依持正法,正法是專注修行成功的法門。例如如意輪觀音是東密的殊勝法門,我們要依持之,好好修行,保持。月輪觀、阿字觀、三密觀為真言宗之三大依持。《居明說法》第四章,介紹了三密觀的修持方法。
瑜伽第七支叫「禪定」,亦稱「靜慮瑜伽支」。
人最大的缺點,很容易衝動,不能保持冷靜。所謂禪定,人要令自己經常有寧靜感覺,靜心地感受大自然,感受風,感受太陽。
當太陽照耀你,弘法大師說,但願我是太陽。有風來,但願我是風。有太陽來到,不要擋走,擋走太陽,你便產生抗拒,變成我但願不是太陽,我但願不是風。
你揀了這一天面對太陽,便接受這宿命吧!人生是你的選擇,因此要隨順。
你被太陽曬著很熱,但你想想,你寧願下雨還是出太陽?你寧願健康地曬太陽,還是有病臥在床上?既然如此,為何不好好的欣賞太陽,欣賞大日如來為你說法!
靜慮的意思,要經常讓自己寧靜,寧靜才能生智,才能聆聽宇宙在說法。嘗試在佛菩薩前打坐,好好去感受氣場,享受寧靜的時刻,享受感恩,少說話,多開墾內心世界,此為靜慮,為瑜伽八法中的第七支。
最後一支,稱為「三摩地瑜伽支」,亦即三密觀的廣觀,稱為三摩地觀。
這是指三昧正定,小我的靈魂跟大我宇宙的瑜伽,人跟整個宇宙,整個曼荼羅瑜伽,為瑜伽八支中最重要一支,是天人相應之境。
天跟人如何相應呢?
你哭的時候,天會下雨,你笑,天會出太陽。
太陽曬著你,代表天笑著對你,因此不要埋怨太陽,你情願上天笑著,還是哭著對你?
密法中虛空咒的作用,就是達至人與宇宙相應,人跟大自然瑜伽。持咒時我們經常對著一杯水,原因是水能產生智慧與滋潤的感覺,一個人欠「水」,特別容易發脾氣,打坐時身邊放一杯水,是取其水生萬物,水能滋潤眾生。持咒時坐在水邊,甚至望著清靜的湖水來持咒,加持和效果十分好。 
密法稱此水為「八功德水」,乃環繞須彌山的水,對著水來持咒,是三摩地法中入定之法門,是人跟大自然宇宙融合的方法之一。
人要跟大自然融和,除了通過水,也可對著花草樹木持咒,樹木會釋放活氧,令人腦活神通,為甚麼修行人要跑到遠離煩囂的深山中修行呢?原因是樹木愈多,空氣的活氧與磁場愈好。這是人與大自然互融互攝的第二階段。
第三種人與大自然融成一體的修持,是人與虛空的瑜伽。你從很高的地方向下遠眺,可以感受跟大自然虛空瑜伽的磁場。我曾帶領弟子到日本太龍山,弟子坐在山巔上修持,此為修持虛空藏的法要,屬大自然瑜伽的部份。
現在很流行瑜伽學,弟子問,做運動的瑜伽,跟我所說的瑜伽是同一種學問嗎?
瑜伽源自佛教思維,但這種思維在印度發展至五世紀的時候,成為獨立的派系運用,脫離了佛教。人怎樣跟宇宙融和,怎樣打坐調息,怎樣修持,其內容脫離了佛教菩薩的觀念,成為一種瑜伽學派,此學派受《印度瑜伽經》影響,通過運動及觀想,達致身心的健康和平衡,完全脫離了佛教佛菩薩的理念,跟密法所演繹的瑜伽相應,內容並不相同。有機會介紹密宗的呼吸成就法給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