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十識」論
修行人經常說要「虛空」,要「無」,可是很多人搞不清,究竟甚麼叫空?甚麼叫無?
我們每人都有眼耳鼻舌身,因而產生了色聲香味觸,這五種東西所積聚的,稱為「五蘊」。
五蘊是甚麼呢?
五塊泥,無無謂謂,錯錯誤誤,亂打亂撞地製造出來。
每個人來到這世界,因有眼耳鼻舌身,使我們可以觸摸,看到,聞到這世界是怎樣。然後再綜合所見所聞,將訊息交入大腦,產生意識,此眼耳鼻舌身意所產生的識,稱為「六識」。
我們是怎樣去評斷事情呢?
例如你摸到一東西很熱,於是交一訊息給大腦,這東西很熱。
大腦說,你兩歲的時候,摸到一瓶奶很熱,使你有炙痛之感,很自然放開那東西,母親的表情告訴你,那是危險,於是你害怕那種熱。當你的手伸到電飯煲,同樣摸到這種熱的感覺,你從大腦的圖書館找到一訊息,熱代表危險,於是你通知手腳放棄這熱度。
在每人的成長過程中,不斷接受這些不同類型的教育,產生對錯好壞的意識,但你有否想過,這種教育可能是錯呢?
舉例母親很討厭吃醋,她說,不要吃醋,很酸的!你看到母親的表情,以後你吃到酸味,便想起母親誇張的表情,認為醋很難吃。
母親怕吃辣,一見到辣椒,便說,不要吃,會喉嚨痛!這種教育進入你的大腦,進入你的意識圖書館,這種現世記憶的積聚,佛教稱為「末那識」,稱為第七識。
除了現世的記憶,每人亦從宿世帶下一個圖書館,這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這是指我們潛藏的意識,不為我們所知,但潛藏於每人的內心深處,你一見到弘法大師便想哭,這種空海情意結,便是阿賴耶識。你看一套電影,看見一個將士的頭被砍下來,突然你大聲驚呼,原來你前生亦是一個將士,被人斬首,你看到前世的畫面,來到這一世,你的頭和頸經常不舒服,這一種便是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積聚了很多世的記憶,而末那識指我們現世的主觀知識和記憶,這一世母親教導你後,便拿著這意識做人,但我已說過,這種教育可能是錯的,母親教你不要吃辣,其實辣椒可以驅寒和驅感冒,有它的好處和功用。
你走在街上,突然有水從頭頂淋下來,你一定很忿怒。
當你進行佛教的灌頂儀式,聖水從頭頂滴下來,你開心地笑了。
同樣都是水滴下來,產生兩種極端的反應。
佛經說,其實世間所有事情,包括有水淋下來,吃辣和吃酸,這事情本身無對與錯,水、辣椒和醋本身無自性,即本身無好與壞,世間的好與壞皆由人去釐定,而釐定可能是錯的,往往由於別人的習慣,使你對某種事情產生謬誤和偏見。
人的成長過程中,積聚很多由別人告訴你的對與錯,我們拿著這些東西去面對自己獨立的人生,所有的人生思維,喜怒哀樂,活得幸福還是痛苦,均受著這些東西積聚所影響,但這些意識本身其實充滿對立矛盾,在佛經中,這些積聚的東西稱為五蘊。
舉例母親很早便失婚,當三歲的女兒在公園玩耍時,有一男孩子走過來,母親馬上趕他走,為甚麼?不要跟男孩子玩!世間上沒有好的男人!她教導三歲的女兒不要跟男孩子來往,這便是末那識。
這是很極端的例,但這是告訴我們,我們每天通過眼耳鼻舌身接觸不同東西,不斷積聚末那識,此種積聚使每人的意識被扭曲,所做的事,很多都是錯的。
佛經說為甚麼人有煩惱?那是由於意識累積後,當你再面對新的問題,你用末那識去分析,令所有事情變質。
此乃佛法修行中極重要之課題,直指出為何人要修行。
所謂修行,是將成長中所有被教育甚麼叫對,甚麼叫錯的東西,重新解開鎖禁,不要認同對與錯。
我經常教大家,人生沒分好運與衰運,只有妙!
每一件事的發生,不要將之看成任何好與壞,那事情本身無好與不好。
有弟子被狗咬傷了,醫生說可能要截肢,她很害怕,於是我馬上為她做「一切隱」法事,將她隱在摩里支天的瓶裡,結果她很快便康復出院了。
她被狗咬,這是衰運,但她亦因此體驗了人間的溫暖,體驗了上師和同修的關懷和撫恤,最重要的,她感受到佛法的威力,感受菩薩對她的愛。由此角度去看,她正在行好運。
修行是修甚麼呢?
我們的意識積聚下來,有了對與錯,好與壞,現在要解除這種對錯,將每種東西看成空,看成無,皆無自性,當你進入這階段,便擁有第九識「菴摩羅識」。
你將宇宙間所有由人創造的界限解除,到達此境界,你解除世間人對事物的評論,進入空性,然後由於經歷空性,要將此學問,將此高超的思維普及教育,拯救所有不知此理論的眾生,返回俗世中去救贖,當你有此意識,便進入「一一心識」,這是大日如來的境界,為最高層次之第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