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緣灌頂的真義與反思13

《發勝義心》
    大家能夠做以上十件事,經過發菩提心的階段,便到了發勝義心
    皈依之後的人,要對宗教有信心,對修行要有持久力,要經常在生活上引發一種歡喜心,明白業力的重而不會迷執於業力,隨喜隨順,向有德行的人學習,一切遭遇是好是壞皆是隨緣。
    你稱讚每一天的生活,與及身邊每一個人。自己知足常樂,充滿對人的愛心與關懷。能夠達到這十個要求,你便能夠到達下一個階段,就是發勝義心。
    發勝義心就是修行人能夠擁有以上的十種心懷之後,在修行的路途上,便能夠有勝利的種子。懂得唸經唸咒與否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在乎於大家能夠做到我剛才所說的十種要求。
    如果你能夠做到這十種要求,你自然可以修行成功。何以有些人即使到達阿闍黎的階段,仍然不能修得任何功德或者成績?理由是那些人仍未做到以上的十大要點。那些人沒有修行的勝利種子。
    沒有勝利種子的原因,是第一,你沒有信心。第二,你修行沒有持久力。第三,你不是經常有歡喜之心,而是經常面有難色,因為你害怕地位被人搶去,對生活存有恐懼,經常感到不快樂。你感到不快樂,所以無法繼續修行。
    第四是不能明白業力,第五是不能隨喜隨順,不能明白人生必有起跌。對於一切成敗得失不沾一點雲彩。來來去去,對一切嬉笑怒罵皆視為平常。第六是沒有向有德行的人學習,經常將自己封閉,自成一隅,不將自己的門戶打開。
    第七是不能夠隨緣。第八是不去稱讚別人。第九是不知足。第十是沒有愛心。
    這樣你便是沒有勝利的種子。
    所以修行亦要講求勝利,要有勝義心。
    所謂勝義之心,就是修行能夠披荊斬棘,而達致勝利,得到大智大慧。
    一個沒有十大發菩提心的基礎的人,是永遠無法修行成功。修行成功的人要永遠活在開心、喜悅和智慧之中。
    如果這個大智慧的人不開心,他一定不是為自己而不開心,而是定必為眾生而煩惱。
    所以釋迦牟尼的眉頭,根據經典的描述,經常是緊皺的。所以相比之下,我其實已經十分寬容。
    何以釋迦牟尼那麼憂愁?他是為眾生而愁,為他的弟子而愁,像我經常為弟子的頑劣而煩惱。已經很多年,我找不到屬於自己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