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大我》
在密法的修行裏,當你擁有智慧之後,你並非用來使自己享受,而是為眾生服務。
你擁有很強大的記憶力,和很高超的智慧後,你越成功的地方,你越是要以此去為眾生服務。
所以佛菩薩的所有大法,都是幫助你去達成你的願望。當你達成願望之後,你要將這個願望變成是為他人去達成。所以佛菩薩的大法一點都不自私,全部都為了眾生的利益去出發。
雖然這個法是為眾生而修的,但如果大家在修行的初期,懷著自私自利,或者要賺取利益的出發點去修行的話,在密法的立場來說是無可厚非的。
所以在剛剛開始修行密法的時候,我們並不計較你的出發點是否出於貪心或自私。因為當你繼續修行的時候,你始終有一天會將你的小我變成大我,將你的小自私變成大自私。所謂小自私,就是為自己而貪。
何謂大自私?為眾生去貪一個財富,貪一個幸福,這種大貪有何不可?
密宗講貪嗔痴,不過並不講少貪、少嗔,少痴,而是講大貪、大嗔、大痴。所以一轉之間,馬上將愚昧變成智慧,這個就是密法最精彩之處。
《只談實踐》
密法與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是我們無須像禪宗裏所說的緣起性空。我們不須要計較這些東西,因為當你修行至那個階段的時候,你能夠自然進入那個法界而不須要事前學習那個道理。
所以密法是講求修行,而不講求理論。當你修行至那個階段,所有中觀、止觀、唯識、空性法門等其實已經全部等如我們現有的階段,只不過我們沒有經過文字去學習那些東西,而能夠直接進入那個世界,這就是密宗殊勝之處。
而東密的殊勝亦在於此。東密不講求修行至那一個階段,然後又要再踏進另一個更高的階段,東密並不強調這些東西。
舉例,當東密修行至瑜伽法門,即是能夠與佛菩薩相應,即身成佛的時候,那一個階段是必然會接著踏入無上瑜伽的境界,並不須要之前去訓練自己去達到那種境界。身上明點氣脈及拙火,也隨成就本尊法而具備,不用機械性地開發。
所以每逢大家談到東密和藏密的分別,很多人會認為藏密有無上瑜伽法,而東密沒有。其實東密並非沒有無上瑜伽法,而是當修行達到某一個階段,便會很自然地踏入無上瑜伽法,並不須要之前去鋪排和修持,而是很自然地達到無上瑜伽那個階段。例如藏密的雙修法,要男女同修,但在東密的修持,人與宇宙的契合,便是一種雙修,理趣是如一的。
這正如小孩子說我要吃糖。但佛法說我的口本來便是甜,何須要吃糖!分別就在這裏。
不了解密法的人,初入門時會界分哪一個法最好,哪一個法沒有那麼好。可是當你完全不去計較地只管修行,修到最後的時候,你擁有一切最好的法門。
你在修行之前精挑細選,考慮種種因素和利弊,去選擇一個你認為最好的法。可是當你修行至某個階段,你便會發現其實任何一個法都兼備其他所有法的功效,所以修行到了最後,其實每一個本尊都有相同的功效。
地藏菩薩有代表財富的法門,觀音菩薩亦有,虛空藏菩薩更加是代表財富的本尊。若論智慧,每一個菩薩都具有大智大慧,如要超渡靈界,每一個菩薩都有超渡靈界的能力。
宗教不是用來分析和研究,宗教是用來修練和修持。當修到最後的時候,所有理論都是假,只有修練才是真。不去修練的人,一味只懂得去分析和選擇,要選到最好的才去修,這些人並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義。有一些密宗行者常用此攻擊其他宗脈,說別人犯了什麼錯誤,常說自己擁有大法,但看其修持,卻不見得其智其能,有何特別殊勝,對於出世入世並未能取得圓融之處。說是成就者但與社會脫節者大不乏人。
只要你能夠腳踏實地去修行,無論你修持什麼法,到最終你都一定能夠成就。如果你左挑右選,不去腳踏實地修行,你最終都無法修得任何法門。
正如若我告訴你世上最好吃的就是魚翅和鮑魚,但你從沒有品嚐過,無論我怎樣努力去描述,都是白費唇舌。直至有一天你真的品嚐過了,我已無須再花時間去描述,因為你已經領略了當中的滋味。
所以修行的人不要老是站在阿一鮑魚店的門前,去研究是否應該進入去吃鮑魚,吃了有甚麼好處,或者究竟這一間是否最好的一間。我的意見是吃總比不吃的好,能夠有機會吃,便不應錯過這機會。無論藏密東密,只要修持,便有成就的機會。
我經常見到一些會員在不斷打探,究竟哪一個法最好,或者哪裏的法才是最好。其實只要大家用心去修行,你自然能夠明白哪一個法最好。所以首先你必須親自品嚐那個法,你還沒開始嘗試,又怎能品評那個法的好壞。
還有大家要考慮你是否遇到一個好的老師去教你如何品嚐。如果沒有人告訴你或者教導你,你可能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嚐到最好的食物。
是以世間沒有最好的法,但有分好與不好的上師。正如若非我在香港開創東密的道場,東密對於大家是遙不可及的。所以密宗的上師如何去演繹那個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那個法對大家是否有幫助。尤其在密宗的修行裏,沒有上師的傳授,密法只是一種摸不著邊際的理論和空談而已。修行要懂消化,特別要在社會及生活消化,修行與生活不能也不應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