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是修》
人生要經歷很多事情。我現在較喜歡看中國的劇集,因為中國的編劇家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經歷了階級鬥爭、上山下鄉的遭遇。那些在文革時期飽受鬥爭折磨的人,現在他們成為編劇家,所寫的劇集令人津津樂道,原因是他們能夠寫出人生經歷中的精彩之處。
我現在的心境,已經到達乾隆皇八十多歲時候的心境。最近我看一套描寫乾隆皇晚年心境的劇集,叫《乾隆皇朝》,由《雍正皇朝》中飾演康熙的演員飾演乾隆皇。其中講述一個皇帝的心路歷程,但這個並非最精彩的地方,它講述一個臣子侍奉皇帝的心路歷程,這才是最令人感動流淚之處。
皇帝好大喜功,其實國庫已經空虛。為人臣者想盡辦法去討皇帝歡心,去籌措公帑。可是由於籌措公帑的關係,卻被誤會與人合謀私通,最後竟遭皇上處死。而一生侍伴皇上的和珅,最後的收場亦只是獲賜白布自縊而死。
我看這些片集覺得津津有味,因為它描寫人成長的自內證。時至今天,我的心境比真正年紀老,因為我的經歷比任何人都多。尤其在二○○○年師父去世之後,我要兼負他的責任。現在我成為眾人的師父,我直至最近才發覺原來自己的心境已經那麼老。
話說乾隆皇做了六十四年皇帝,最後的四年名義上讓位給兒子,因為他不想超越康熙。康熙當了六十年皇帝,超過一個甲子,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
乾隆皇二十四歲登基,八十九歲才去世。自稱為「十全老人」,即是完美的人。但他在臨死的前一年,做了一件令全國震驚的事,就是他要選妃入宮。旁人都大惑不解,只有和珅才明白,皇上要告訴大家,他仍然擁有青春。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青春是會逝去的。大家青春的時候,便應該去做青春的事。青春的人不應該修行。年青的人要過年青人的生活,修行是上年紀之後才做的事。
於是我的弟子問:「你不是經常說:莫待老來方學佛,孤墳都是少年人嗎?」這要視乎每個人的心 。如果你能夠一邊修行,一邊經歷人世間的喜怒哀樂,起承轉合,這當然是最理想的方式。
但無論如何,年青人要勇於面對人生所有經歷,努力投入工作,投入愛情,然後勇於面對家庭事業的種種挑戰,包括婚姻的問題,父母的過世,和對子女的捨割。對所有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以平常心去對待。對一切事情肯承擔,肯放下。放下之後又再去承擔,承擔之後又再去放下。
大家活在人世間的社會中,不妨既宗教,又世俗,亦可以既世俗,又宗教。大家亦不妨市儈中見高超,高超之中帶市儈。
你能夠處於這種境界,你便是一個真正的密宗弟子。修密宗的人所以熱愛密法,是因為密法太高超,亦非常入世。密宗是面對現實的真情流露,並非古時那種忠君愛國方式的修行。所以密宗修行的藩籬很多,而密宗是講求自在解脫。
我經常提示修行的居士們,你們要修行,但不能脫離生活。你不要用忙碌做理由去解釋何以你沒有時間修行,我已經不再接受這種解釋。
因為修行根本就是生活,修行沒有所謂有時間與否。假如眼前有一個賺錢的機會,請問你有沒有時間去賺取這筆金錢?
修行不需要你另外騰出時間。修行等如你吃飯睡覺,是你每天必做的事。你利用每天坐車的時間唸經,於是坐車便是修行。你給上司責備,這是你的修行,你被人解僱,這是你的修行,所以你無時無刻都在修行。有些會員在懷孕的時間,也一樣可以修行。當家庭發生問題的時候,這亦是一種修行。遇上任何人、任何際遇都是一種修行。
有些不能會心的會員,以為生活就是工作和家庭,修行是生活以外的行為,修行必須要安靜舒適地坐在家中,這才稱為修行。這種人一輩子都不能修行成功。
修行不在於某時某地。修行是在心中,只要你能夠心定,何時何地都是修行。你的心不能定,即使置身很好的環境中,你都不可以安靜地修行。
大家要吸取我的自內證,然後在往後的日子裏,經歷你的人生,經歷你的修行。人生便是你的法本,沒有分開哪一段時間是修行,哪一段時間在生活,兩者要融合為一。大家在這個觀念上不要再有誤解。
23
A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