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文化》
密宗源自印度的佛教。佛教在印度的發展可分為四個時期,代表佛教在印度歷史的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原始佛教;
第二個階段,叫部派佛教;
第三個階段,叫大乘佛教;
第四個階段,叫密教。
所以密宗的興盛為印度的末期佛教,也是發展到最巔峰的佛教。到了十三世紀,印度正式排斥佛教,繼有印度教的冒起,正式取代佛教在印度的地位。
很多海外佛教徒無法明白,佛教這種具有偉大智慧的宗教,發源於印度,佛祖釋迦牟尼又為印度人,但何以印度人本身視佛教為一厭惡的宗教?事實上由十三世紀開始,印度人不斷將佛教的文物大肆破壞,到了二十世紀中葉,印度人甚至將菩提樹、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之地的文物都加以消滅。
直至八十年代的時候,以日本為首的海外佛教徒向聯合國表達他們的不滿,認為佛祖作為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海外亦有眾多佛教信徒,印度人破壞佛祖釋迦牟尼的文物是對佛教徒心靈的創傷及對世界文化的破壞。結果聯合國通過法例禁止印度人再破壞佛教的文化和文物,才令佛教文化至今仍有少量保留於印度。
我從沒有帶領弟子到印度禮佛,原因是印度已經無法保存佛教文物的真貌和靈氣。原有的文物早被破壞,大家今天在印度能夠看到的,是後世仿製和變成日本化的,因為印度人不會花時間和金錢去復修佛教的文物,於是大開中門讓日本人霸佔和擁有佛祖釋迦牟尼昔日所遺留的文物。
在印度若見到具規模的寺廟或佛教博物館,都是由日本人所建。印度人本身不會為佛祖釋迦牟尼興建寺廟。
我去年有機緣到英國為一間工廠看風水。這間工廠由一個在印度製造麵包的商人開設。我問這位印度人何解他們會如此抗拒悉達多 (即釋迦牟尼 )?
我早已知道箇中原因,但我想聽到印度本國人的現身說法。
這位印度商人說,古印度人有非常超卓的文化。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這種印度古文明稱為吠陀文明 (Veda )。這種吠陀文明的智慧,是通過一套「奧義書」留存下來。這套奧義書完整地記載了古印度在公元前三千年由亞利安人留下來的最古文明吠陀經,而吠陀經內有很多人類和宇宙之間的秘密。
人類最偉大的成就,莫如能夠掌握宇宙的語言和智慧,使能夠和宇宙溝通,掌握禍福,控制生活。我們所說的修行成佛者,就是如何通過修行達致和天溝通的最終境界。這亦即是中國所謂的「通天」,亦即假定天上有神,人類學習如何能夠和天神溝通。
這四大文明的特徵,是能夠完全掌握人和宇宙之間溝通的方法,亦即是我們的祖先能夠掌握天文、地理、宇宙天神的智慧和道理。遠古的人類全部都懂得這套學問。古時全族中最有威望的人,便是族長。族長具有特殊與天溝通的能力,亦能替人治病療傷。這種神通在古代來說是代表那人能夠代表天神去駕馭和領導人民。
所以吠陀文明就是一種如何通天的道理。奧義書在台灣有中文譯本,香港很難找到,亦很難看得明白,我有此書。書中的第一章是講一個弟子們都不會覺得陌生的字,就是「唵」字,也就是密宗咒語必用的第一個字,代表皈命及三身 (法身、應身、報身 )。書中講述人如何通過這個字能夠和宇宙溝通。
大家會覺得奇怪,何以奧義書中有密宗經常提及的「唵」字?這就是印度人之所以憎惡釋迦牟尼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釋迦牟尼的成功和修行,並不是由他自己所創立,而是啟發自吠陀文明的智慧,他只是一個學習這種智慧而成名的人。
印度教認為在印度歷史中,有很多人的智慧都比悉達多還要高。悉達多只是其中一個較為人熟悉的人。他們認為他們應該尊崇的是悉達多所學習的那個道理和智慧的宗教,這個便是印度本有的宗教。佛祖只是將印度教消化後將之變為另一種東西,這種智慧和文明其實在釋迦牟尼之前早已經存在,所以比悉達多更高智慧的人早已存在,比佛祖學問更淵博的人亦很多,這是印度人對佛祖釋迦牟尼的評論。